PHMSA 總結首輪檢查經驗,就以下方面提出了改進意見:①數據整合。有效的數據整合是完整性管理的關鍵,目前已經開發了一些工具和方法,對不同類型數據進行組合分析,但這方面的工作還處于開始階段。②對內檢測結果的響應。部分運營商沒有利用內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,未及時根據內檢測結果制定并執行修復或減緩計劃,從而影響了對內檢測結果的有效利用。③風險分析。多數運營商已應用風險分析技術,對進行基數評價的管道進行排序;但一些運營商所運用的風險模型,還沒有覆蓋管道風險的全部范圍,仍然需要改進分析方法以覆蓋所有風險,尤其是要整合所有數據來恰當地評價管道風險。④預防和減緩措施。首輪檢查中發現許多運營商缺乏預防和減緩措施的分析,包括對撿漏能力及緊急情況處理能力的評估。在已經開始的第二輪檢查中,還未見到明顯的改進。⑤持續的評估和評價。完成基線評價后,在如何合理確定周期評價的時間間隔方面,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,應著重于分析運營商進行周期評價的實施效果。⑥完整性管理實施細則。APLI160 是完整性管理的通用標準,運營商還應建立實施細則,以增強完整性管理的有效性。⑦完整性決策和分析的技術基礎。運營商仍然沒有充分的利用歷史數據,來決定風險因素和再評價;另外,對歷史數據不充分情況下的決策分析方法有待改進。PHMSA 希望有更多的技術和方法,作為完整性決策和分析的基礎。⑧完整性程序文件。文件編制的完整性和質量,是完整性程序的關鍵要素。許多運營商對評價記錄、修復記錄、文件的編制過程、技術驗證、決策基礎缺乏足夠的重視。
(3)直接評價技術的進展
內檢測、試壓、直接評價是管道完整性評價的三種主要方法。盡管智能檢測器在不斷更新,但仍有許多管道不能使用內檢測設備,試壓法是針對一些特定管道的評價方法,但要求管道在停輸狀態下使用。對無法進行內檢測和試壓的管道,可以選擇使用直接評價技術進行完整性評價。與內檢測、試壓等傳統評價方法相比,直接評價具有成本低、易實施等特點。近年來,許多管道運營商在完整性管理方案中,已經列入了直接評價技術,例如:在 Gasunie 公司管轄的 12000km 的高壓管道中,僅有 50% 適合進行管道內檢測,該公司從 2005 年開始,對不適合內檢測的管道進行直接評價。
1)直接評價方法及相關技術:直接評價是一種把管道的物理特性、操作歷史與管道的檢測、檢查結果結合起來,采用不開挖檢測技術(一般為地上或間接檢測)、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開挖和檢查,來確定管道完整性的方法。一般分為預評價、間接檢測、直接檢查、后評價四個步驟:①預評價。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、確定直接評價是否可行,劃分評價區域和選擇間接檢測工具。②間接測評。主要為地面檢測,目的是確定涂層缺陷嚴重程度、其他異常及管道上已發生或可能發生腐蝕的區域。③直接檢查。根據間接檢查結果的分析,來選擇開挖點位置和數量,并在開挖后對管道表面直接檢查。④后評價。驗證直接評價方法的有效性,并確定下一次評價的時間間隔。